各市(含定州、辛集市)農業農村局、雄安新區管委會公共服務局,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當前,我省已進入夏季汛期,多地已出現強降雨,動物炭疽發生風險增加,為切實做好汛期動物炭疽防控工作,降低疫情發生風險,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現將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全面開展監測排查
全面開展炭疽疫情監測排查,重點監測發生過疫情地區和其他高風險區的家畜,及時發現和處置異常情況,排除疫情隱患。對炭疽新老疫區的牛羊養殖、交易、屠宰、無害化處理等場所開展全面排查;對牲畜交易、屠宰等重點場所進行巡查;降水較多的地區,要加大排查力度和頻次,必要時對重點疫區開展環境監測。嚴格按照《動物炭疽診斷技術》(NY/T
561)要求對病死畜采樣送檢,堅決防止疫情擴散蔓延。
二、認真做好免疫接種
對近三年以來曾發生過炭疽疫情的鄉鎮以及炭疽歷史老疫點所在鄉鎮易感家畜實施炭疽免疫情況進行回頭看,確保7月底前全部免疫到位,降低疫情發生風險。對其他地區,各地可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和防控需要,科學確定免疫接種范圍并組織實施。對易感動物進行炭疽免疫情況要建立免疫臺賬,詳細記錄免疫時間、養殖場戶名稱、動物品種、數量等,于8月10日前報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備案。疫苗接種后剩余的空瓶、使用的注射器和容器等需經高壓滅菌或者徹底焚燒后處理,嚴控生物安全風險。
三、嚴格做好病死畜無害化處理
嚴格做好病死畜無害化處理,防止污染水源和環境?h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及時開展巡查和排查,會同有關部門搜集因災因病死亡的動物尸體,嚴格按照《病死及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要求,做好無害化處理。對炭疽確診病例,嚴格按照《炭疽防治技術規范》進行無血撲殺無害化處理,原則上就地焚燒,動物尸體焚燒按照GB19193有關措施執行,不得對尸體直接進行掩埋處置。
四、規范疫情應急處置
市縣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做好應急準備,發現疫情按規定及時報告。對臨床疑似病例,要采取臨時控制措施,快速、準確診斷;確診疫情后,要迅速劃定疫點、疫區、受威脅區,嚴格落實無血撲殺、無害化處理、消毒、封鎖、緊急免疫、停止易感動物交易和放牧等措施,并做好疫情追蹤溯源相關工作,降低擴散風險。對于突發炭疽疫情,要按照有關法規、應急預案和防治技術規范要求,堅持“早、快、嚴、小”原則,科學應對、嚴格處置。
五、強化做好檢疫監管
市縣農業農村部門要強化動物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工作,加強運輸環節和屠宰環節檢疫監管,嚴格查驗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運載車輛備案情況,防止染疫或疑似染疫的家畜進入流通環節。嚴格對病(淹)死動物采取不準宰殺、不準食用、不準出售、不準轉運,對死亡動物進行無害化處理的“四不準一處理”措施。
六、加強宣傳培訓
各地要進一步加大炭疽防治知識宣貫力度,在6月份宣傳月基礎上,重點對養殖、屠宰加工等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炭疽的潛在危害和相關處理規定,引導消費者購買和食用檢疫合格的動物及動物產品,發現牲畜異常死亡要及時報告。炭疽新老疫區和高風險地區要加強疫病流行特點、臨床特征、危害等知識宣傳,提升高危人群的自我防護意識和疫病防控能力。對基層動物防疫人員重點強化炭疽防治技術規范和防治知識培訓,提高
“早發現、快反應、嚴處置”的能力和水平。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
2022年7月7日
附件
家畜炭疽病防控明白紙
1.家畜炭疽病的疑似病例典型臨床癥狀是什么?
炭疽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病傳染病,以牛、羊等草食畜感染為主,其次為豬、犬等,人也可感染。急性病例出現突然死亡,口鼻、肛門等天然孔流出帶氣泡的黑紅色血液且凝固不良,尸僵不全等典型癥狀,慢性病例出現皮膚壞死、潰瘍。
2.家畜炭疽病的主要流行特點是什么?
本病主要通過損傷的皮膚、消化道、呼吸道感染,潛伏期(從感染到發病)20天。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疫情的地區是自然疫源地,比較容易發生,多發生在吸血昆蟲多、雨水多、洪水泛濫的季節。
3.發現疑似炭疽病例怎么辦?
一是立即隔離病死畜,防止傳染給其他畜群,對污染場地進行徹底消毒。二是立即向當地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報告,由專業部門按規定進行處理。三是與病畜共同放牧的其他畜群及周邊畜群暫停放養,圈養隔離觀察至少20天。四是風險畜群按獸醫部門要求進行炭疽疫苗免疫接種。
4.對于病死畜如何處理?
養殖場戶發現病死畜,應做到不宰殺、不轉運、不出售、不食用,立即進行無害化處理(出售、轉運則涉嫌違法),如懷疑為炭疽疑似病例,還應做到不接觸、不解剖。必須接觸病畜時,應戴乳膠手套、醫用口罩、膠鞋,必要時穿防護服,防止人員感染。
5.炭疽疑似病例所在場所使用哪些消毒藥最好?
尸體、衣物可用5%的福爾馬林浸泡,圈舍、用具可用20%的漂白粉噴灑,死畜污染的場地可用火堿或生石類覆蓋。

|